当前位置: 昌吉种苗花卉信息平台 » 资讯 » 项目招商 » 正文

普邦园林:业务势头良好 股权激励助推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3-09-07  来源:信息早报  作者:信息早报  浏览次数:42

本周,普邦园林(002663,股吧)发布公告,宣布证监会已对公司报送的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(草案)》确认无异议并进行了备案,公司决定于9月24日下午召开201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,审议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(草案)及其摘要》等相关事项,独立董事已就本次股东大会审议事项开始征集投票权。

根据8月8日公布的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(草案)》,普邦园林拟向196名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授予1400万份股票期权,其中首次授予1267万份,预留133万份,行权价为14.68元/股,行权条件为:以2012年为基数,2013-2016年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27%、65%、120%、200%,CAGR(复合年均增长率)31.61%。

本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为5年,自首次股票期权授权之日起计算。期权激励共分为4个行权期,从第一批次到第四个批次行权比例分别为20%、30%、30%、20%。

瑞银证券认为,公司较高的行权条件彰显出对未来公司发展的信心,同时也可充分激发团队潜力,推动业绩高速增长。

普邦园林对未来发展的底气来源于三个方面——

首先是地产景观业务的平稳发展。

据2012年年报披露,普邦园林与国内具有行业领导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建立了长期、广泛、紧密的合作关系,主要包括万科集团、保利地产(600048,股吧)、中信(华南)集团、合景泰富、融侨集团、富力地产、雅居乐、碧桂园等全国50强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。2013年,公司与上述客户签订的合同金额超过8亿元,在公司同期总签约额中的占比接近40%。公司2013年半年报显示,得益于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维持增长,公司营业收入保持了预期内的业绩增长。

其次是顺利介入旅游度假园林和市政景观市场。

普邦园林2012年年报提出,在业务方向的规划上,应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,公司将在坚持以房地产园林为业务重心前提下,积极开拓旅游度假类园林项目,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度参与市政类项目。2012年,普邦园林就加大了旅游度假园林业务上的拓展,丰富公司的产品服务结构。2012年,公司旅游度假园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4.0%;2013年半年报显示,旅游度假类项目收入达到1 亿元,同比增加116.12%,增速明显。今年5月13日,普邦园林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、鼎晖投资及广东建华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四方签订《明珠湾区(珠江区域)开发基金投资服务协议》,共同投资开发明珠湾区珠江区域,标志着公司正式介入市政景观市场。目前,普邦园林对市政市场还保持着比较谨慎的态度,公司表示,会挑一些比较有保证的市政项目做。一个是项目规模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控制单体业务对公司整体经营运作的影响;一个是尽量控制在华南地区,保证自己的信息量是通畅而且整体地区财政实力是有保证的。

第三是公司的设计能力和内部管理在不断提升。

在普邦园林看来,设计能力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先导,一直给及高度的重视。除了加强内部的设计师培训、资源库建设等,还通过外延式扩张加强公司的设计能力。2012年,普邦园林在上海设立一全资子公司(上海普天(600680,股吧)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),一方面通过落地经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扩大业务,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优秀设计团队的合作,打造更多样化的设计风格,使公司设计团体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。今年4月,普邦园林以3386万元收购了广东城建达设计院90%股权,丰富了普邦园林的设计业务类型,有利于开拓和细化公司设计业务市场,同时也将扩张公司在行业内以及行业上下游的设计业务市场份额。

同时,普邦园林在内部管理方面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,2012年,普邦园林的OA协同办公系统、财务管理系统、项目管理系统、档案管理系统及智库系统等,已为公司整体信息化管理体系搭建了基本架构并在不断延伸,有效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,优化了项目管理流程并对成本进行了目标控制。2013年,公司致力于加大在项目管控方面的力度,正式成立投标预结算管理中心,把招投标、预结算、成本控制、合同管理规整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上,配合信息化项目管理操作系统,以加强公司对项目整体流程的把控。

上市后,普邦也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,今年5月,公司完成了债券发行,募资7亿元,增强了资金实力。4月间,作为主发起人出资6,000万元设立普融小额贷款公司,利用资本平台,为培养出优秀的供货商、完善与上游的整体合作打下坚实基础。

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出台,得到了投资机构的普遍看好,有券商认为,此次股权激励计划涵盖了大部分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,覆盖面广,有利于提升后期团队整体凝聚力,铸就公司核心竞争力。

声明:

本文为网络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.

分享与收藏:  资讯搜索  告诉好友  关闭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:

新闻视频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最新文章